第八百九十三章 筚路蓝缕(2/2)
,就意味着全年的粮食只能依靠外购,成本更高还不算什么,就怕被人从中利用,威胁钱塘的自主性。陈亦锋立刻牵头成立专项小组,一面日以继夜检查问题所在,一面找上八荒垦长老寻求帮助。
虽说零博士不再,好在这问题也不深奥,归根结底就是昼夜温差和土壤失肥。
土地土地,本该依附于大地,依附于大地便意味着有昆虫往来,有植被腐落。可四叶学院旁实在找不到合适耕种的区域,更别说是需要灌溉的水田了。浮空田的优势是自我创造条件,化不可能为可能,节约了农业所需的占地面积,可问题一样暴露出来。
不是所有动物都喜欢高空环境的,大部分蚯蚓、青蛙、鱼苗都适应不了,水田一旦离开相伴的生物体系,土壤立刻失去活力。高空保温措施又没有涵盖土壤,这才半年土地就坚硬无比,和石块都没太大区别了。
找到了症结所在,便是专人的对症下药了。由于胖子不是直接拿中央星域的成熟技术使用,这东拼西凑之下,不完善之处太多太多。加之地球的特殊环境,压根就找不到一个万能的高科技出来。
农研小组提出了不少解决办法:有人工育土,有让小型变异体参与生态循环,有增强种子本身耐贫土性,还有提出用营养液替换土壤的。
胖子一个连下地都没下过两次的人,自然不懂哪些办法才算有效,也没个偏向性,所有的方案都支持实验。要地给地要钱给钱,此举倒是又让不少生活堪忧的老人来了劲头,谁年轻时还没弄过庄稼地,不说专家多少有些小窍门吧。
浮空田的麻烦提醒了陈亦锋,钱塘的发展不能只靠某一两个人。现在只是零博士缺勤,出现问题就惊慌失措,万一下次连心儿都不在身边呢?四叶学院的根基不该在某几个人身上。
趁着春耕之前,胖子急忙发布消息,钱塘将成立新纪元农业研究院,诚意邀请在农业方面有建树、有经验、有想法、有抱负的各界人士报名。薪资、待遇写得一清二楚,研究之闲暇,还兼任大学的农业专业讲师,这份外快的薪酬就没比本职低多少。
很快,正愁怀才不遇,一脑袋知识的农业人才蜂拥而至。研究从来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费心费力斥巨资不说,成不成功还两边看。即便成了,没有专利法的保护,技术就和公共资源一样,人人都能盗取白白使用。
末世之中,混得最难的就是这些专业科研者,除了搬搬扛扛,几乎无从就业。
消息一出,成千上万的人蜂拥而至,真才实学者有,想谋条生路的也不少,其中甚至还有跑来和学校做生意了。胖子来者不拒,只要守钱塘的规矩安安分分,谁也不会为难。
就这样,晚南瓜、晚葫芦、豇豆、芋头、慈姑等等作物,赶在了三月份里下了地。后边的芥菜、茭白、生姜也有希望在四月时完成种植。
大批农业人才,一下子解决了钱塘的粮食危机。相应而来的,又是胖子第二个大麻烦,钱塘人更多了。
十来万的人口,十来万的的劳动力,无论钱塘接下去准备指定何种社会契约,都有一个无论如何绕不开的难题——户籍。人太多了,想找个人都找不到,更别说是管理了。
其实不光是胖子有这样的感觉,顾清清每次发通知,地址都乱七八糟。尤其是此前的家长会,没有个固定的街道、地名,填写什么地址的都有。天下楼商会也一样,需要大量劳力时找不到人,等人听到消息来了,生意已经结束了。
说白了不就是没有社会契约保障,商家与劳动者都不敢签订长期合作的合同么。要是商家跑不了,劳动者跑不了,何必等到需要临时通知。
钱塘的户籍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心儿和咪哑重新回到学校上课,陈亦锋一个人对着张白纸头大。以前的身份信息是怎么登记来着?他不了解的东西好像实在多了些啊!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