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

小小书屋网(77shuw.cc)

首页 >>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 () >> 第一百二十三节 强渡虎门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shuw.com/102595/

第一百二十三节 强渡虎门(2/3)

台,后来阿娘鞋岛才改称威远岛。

炮台有十二个炮位,安装两门万斤大炮,其余为6ooo斤重炮四门,3ooo斤重炮六门。

火力还算可以,虽然数量少,可是威力大。

面带舰炮轰击,炮台选择反击,可清军大炮的准头一如既往的糟糕,他们的军官不会浪费火药让士兵实弹训练,除非朱珪能盯着这些军官,否则采购火药的钱,一定会落入他们个人的口袋,训练则只会是纸面上的。

炮术虽然糟糕,但战斗意志比上次有所加强,上一次马嘎尔尼的旗舰光是用炮击,就把炮台守军给吓跑了。这次周琅舰队硬是跟炮台对轰了一下午,当然双方谁也没对谁造成致命性伤害,可周琅舰队的火力一直保持平稳,炮台的火力却弱了不少,原因不明。

步兵称作小船,在五里之外南山西侧太平河背风处的沙滩上登6,开始向炮台迂回,如果顺利的话,天黑之前他们能拿下炮台,今晚大家就可以在清军军营中过夜,否则就只能露营了。

他们很幸运,清军的战斗意志确实比上次强了一些,朱珪选择勇士的方法有一定作用,但个人的用武毕竟有限,关天培那样愿意以死报国的军官毕竟少有。在后方出现敌军之后,炮台守军还是采取了阻击行动,但在居高临下的反击被轻易击溃后,就不愿意再尝试了,当步兵向炮台起冲击之后,清兵开始逃跑。

夜里如愿舰队士兵如愿住进南山炮台军营。

打下南山炮台之后,就等于打开了虎门炮台群的第一道锁。之后可以选择的攻击方向,一个是攻击距离阿娘鞋岛最近的虎门寨,这座城寨也是康熙年修建的,历史同样能够追溯到明代。不过明朝的虎门水寨设在阿娘鞋岛上,在现在虎门寨的位置驻扎的是6营。康熙年间海禁,这一带的居民全部内迁,只留下了一座水寨。海禁结束之后,康熙才在太平河东畔的石岐岭的大仁山上重建寨城。新建的寨城就是如今的虎门寨,早期是夯土,后来才包砖。

虎门寨与南山炮台所在的阿娘鞋岛,隔着一道不宽的太平河水道,后世东莞第一大镇,虎门镇就是虎门寨展来的。虎门寨还是虎门水师协营驻地,寨城内置兵房、衙署,设副将统管虎门内外水域四十一处营地。

可以说这里是虎门水师的核心。

但舰队并没有选择进攻虎门寨城,而是选择了第二个进攻方向,继续沿着珠江水道,向广州逼近,显然在他们眼中,并没有虎门,只有广州。

南山炮台对岸的珠江江心,靠近主航道左侧,有一座岛或者两座岛,叫做横档岛,如果算作两座岛,则称上横档岛和下横档岛,两座岛如同汉字“二”的两横,横在江心中,形势险恶,去横档来路的意思。

上游是上横档岛,岛是东西横向,东侧有山曰横档山,西侧有山曰永安山,横档山上有炮台。下横档岛上没有设防。如果行动大胆一些,其实应该同时进攻横档炮台跟南山炮台,鴉片战争时的英军,就是选择先抢占不设防的下横档岛,然后在涨潮的时候,围攻上横档岛炮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战斗。而关天培坐镇的对面威远炮台,则用了十个小时才拿下。

周琅舰队由于不知道清军火炮的威力,所以显得谨慎一些,避开横档炮台的火力,从南山炮台南侧,靠近航道东侧进攻阿娘鞋岛。如果位置稍稍往北,就很容易被横档炮台和南山炮台夹攻,因为两座炮台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后世的虎门大桥主跨就是从阿娘鞋岛到横档岛,只有888米,完全在火炮射程之内。

鴉片战争时期,清军设计的铁锁,一头连接横档岛,一头连接阿娘鞋岛,中间用木排托浮,可惜没起到作用,竟然被江水冲散了。

近的可以用铁锁阻拦,要经过主航道无论如何是躲不开炮台火力的,但现在舰队已经不在乎清军的大炮了,因为他们昨天已经现,清军的大炮虚有其表。炮的口径确实唬人,比英军的64磅炮还大。但质量实在太差,昨天攻入炮台后才现,两门万斤大炮都炸膛了。

历史上,一直到184o年代,林则徐亲自督造的大炮也是这个德性,根据林则徐记录,佛山铁炮全不能用,铁中杂质过多,炮身有大量气孔,一即炸,曾用锤打破1门,觉最大的气孔可以灌进满满一碗水。

可这些大炮都是林则徐亲族负责督造,而且他还亲自试炮,从横档炮台能打到对面南山山脚,对此表示很满意。要么是林则徐水平有限,被工匠欺骗,要么就是工作不严谨,没有认真督造。

朱珪督造的这些铁炮,没让积弊严重的官府炮厂来造,跟林则徐一样,选择了佛山铁工匠来打造,但效果也差不多,质量都不如意,其实有可能谁都不怪,而是技术达不到要求,佛山的民间铁匠恐怕并不具备铸造大口径重炮的能力。当地的铁质,也不适合用于造炮。

总之明白这些大炮须有其表之后,舰队就不用放在心上了,气势张扬的开进航道,根本就不理会横档炮台,结果炮台竟然没有开炮,放任舰队平安通过。

过了横档岛北进五里,请清军虎门防御的最后一道防御,大虎岛。大虎岛上有大虎山、小虎山,两座小山,当地传说两座虎山如同看守门户,这是虎门名字的来源,其实“门”在广东指的的出海口,广东有八门之说,澳门、江门都是八门之一。

虎门也是这个意思,虎门之外就是外洋,伶仃洋,过了虎门就是

状态提示: 第一百二十三节 强渡虎门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