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恼羞成怒(1/2)
今晚王璟从东宫出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实在是想不到,朱雄英居然会答应自己,毕竟这件事情简直是太‘疯狂’了,他让自己这几日待在宫中,等候他的召见。
可他没想到,自他走后,朱雄英就开始提笔写奏折,只见上面写着:皇孙认为收税一事,朝廷应该刻不容缓,不能光靠君子所为,让他们自行缴纳,甚至对于一些逃避税款之人,应当大力惩处,以儆效尤。
皇孙认为朝廷只靠税款,来充盈国库,实乃大大的错误!
皇孙认为朝廷应该鼓励经商,必要时撤下‘禁海’条约,展现出我泱泱大国胸襟广阔的博大胸怀,同时也能震慑一些宵小,同时也能增加税收,充盈国库。
皇孙认为朝廷应该设立‘商部’‘财政部’‘税务部’脱离于‘户部’!
殿下,您写得这些未免有点...
唉!
朱雄英看了一眼青云,放下笔墨,负手在后,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的月亮说道:我也不知道这事,是对是错,这全凭天意了,现在你把这封奏折给我送去吧!
青云觉得殿下今晚应该累了,应该早些休息,不应全听那王璟胡扯。
朱雄英回头看了他一眼,我觉得他说得很对,不否认他是一个‘小人’,甚至是一个两面三刀的人,但我总觉得要相信他,就好比你相信我一样。
殿......
青云你不用多说了,我意已决,何况现在也是多事之秋,国库还异常空虚,急需大量的钱财,这事刻不容缓,免得我夜长梦多,你直接去吧。
殿下,您三思啊!
不用了,去吧。说完这句话,朱雄英仿佛苍老了几十岁,他一下萎靡在椅子上,呆呆的看着夜空,久久没有说话。
青云看到殿下这样,简直是心如刀割,又看到台面上的奏折,心一狠,拿起它就往‘御书房’方向跑去。
朱雄英看着青云已走,独自对着夜空喃喃自语道:希望你是对的,这也是最后的机会了!
御书房门外,青云对着伺候皇上的太监一阵哀求,然后往他手里塞了一把‘银票’,那太监才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青云看着推门进去的那个太监,叹了一口气,转身往东宫的方向走。
那太监推门进去之后,手拿那本奏折,心里翻江倒海,最终还是说道:皇上,这是刚从东宫送来的‘奏折’,据他所说,这是长孙殿下连夜写出,希望皇上批阅。
哦!
朕这嫡孙从没有写过一封奏折,今夜倒是奇怪了,不过就先行放那把。
是,皇上!
那太监不知似是有意,还是无意,特地把那奏折,放在一处最显眼的地方,然后站在皇上身后陪他批着奏折,而皇上正拿着一本奏折,在哪细细‘品味’着。
哈哈!
皇上您又龙颜大悦了,真是万民之福啊,老奴猜测应是那二殿下在漠北的捷报吧。
朱元璋颔首低语道:允文这孩子真是用心良苦啊,比那不成器的雄英好多了,如果雄英要有他的一半才华,这真是社稷的万福啊!
皇上,长孙殿下毕竟还年幼,对于这些国家大事不放在心上,也是正常的。
哼!
他都是快纳妃的人了,朕与他这般大的时候,早就征战四方了,哪像他这样成天无所事事。
皇上,不是谁都可以与您相比的。
朱元璋看着身后的太监,出声道:元生,你跟朕是同门师兄弟,你觉得这‘太子’之位,应该传给谁?
那元生吓得跪倒在地,惶恐的说道:皇上,这乃是国家重事,奴才只是一介‘阉人’,哪有资格说这些。
唉!
你先起来吧,朕并没有怪你的意思,只是这‘太子’之位,关乎江山社稷,大意不得,朕心底已有两位人选,不过倒是让我难以选择。
那元生颤颤惊惊的说道:皇上说得可是‘大殿下’‘二殿下’?
朱元璋摇了摇头,说出了一句,差点吓死他的话,‘允文’和‘朱棣’。
什么?
元生发觉自己失态了,以为惹恼了皇上,连忙又跪倒在地,吓得瑟瑟发抖。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道:你先起来吧,朕对你说这事,也是想知道朝中大臣的反应,现在连你也这样,可想而知朝中的那帮家伙‘该有多震惊’。
唉!
其实朕也知道老四是嫔妃所生,可是朕确实欣赏他的才华于谋略,但他毕竟不是嫡生,这正是朕也同时选择允文的原因,希望他们二人能给朕一些‘惊喜’。
皇上真是胸襟宽广,此乃大明之福,也是万民之福啊。
你不用拍朕马屁,朕知道你心底的那些“小九九”,但是朕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大明的未来,必须得有所选择。
元生不语,在他的心里面,这两位他都很排斥,只有长孙殿下才会爱惜他们这些“奴才”,如果真让他们两位中的一位坐上“太子”之位,可想而知他们这些“宦官”以后的日子,该有多么艰难。
可这不是他能抉择的,他的主要任务就是伺候好身旁这位。
皇上,夜深了,该休息了,御医说您不能太劳累,请您保重龙体才是啊。
唉!朕也想休息,只是现在真是多事之秋,太子也未立,让朕如何能安歇?
皇上……您
不用再说了,今天的奏折也快批完了,朕就再加把力吧。
看着一旁默不作声的元生,朱元璋暗暗叹了一口气,放下手中朱允文奏折,一眼就看见那新送来的奏折,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