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误会(1/2)
清军如果不想被困死、饿死死守防线争夺时间抢收麦子才是重中之重。
有了汉城防线连半天都顶不住的前车之鉴,再有逃亡回去的不少清军把“红旗军”炮火如何犀利广泛宣传,汉军、高丽兵恐怕都不会有斗志。
还有姜新、陆元华、谢虎、窦快等等无间道大肆宣传怀顺王耿仲明倒戈率领汉军、高丽兵杀光阿尔津以下四千满蒙骑兵的事实。
平壤防线的守军用不着打恐怕就会变成一盘散沙,是不是也如同汉城防线那般自己人打了起来还真不好说。
多铎何许人也,杀汉人如屠猪狗,视汉官如同癞皮狗,曾经把范文程的爱妾抢来玩了几天再还回去就可见一斑。
怀顺王耿仲明能够杀八旗将领阿尔津献汉城投降“红旗军”,恭顺王难道就没有杀多铎献平壤向“红旗军”投降的可能性?
感觉到处于危险之中的多铎会不会先发制人拿下孔有德?
平壤驻防的建奴跟协防汉城的人马质量有了天壤之别。
因为是多铎这个旗主亲自率领三千镶白旗人马,这三千人当然是镶白旗的精锐。
七千蒙古骑兵也有所不同,他们不全部由外藩蒙古兵组成,有满珠习礼率领的三千科尔沁骑兵。
姜新等等五六百人逃回平壤防线后基本上没有被谁刁难,因为这段时间从汉城防线逃回的高丽人、汉人实在太多。
孔有德接见姜新询问汉城内倒地发生了什么,张洪谟、杨华征、段学礼等等知道老朋友逃回来了都来一探究竟。
姜新也是那一种唯有打仗不行,其他方面都很行的将领,他知道说谎话的要领,所有的细枝末节都要讲真话,唯有在关键处撒谎。
他老老实实告诉孔有德,自己在守卫汉城南的战壕之时就被“红旗军”的炮火打蒙了,根本没有机会退防汉城麾下直接溃散了。
有关于怀顺王倒戈之事还是在逃亡平壤的路上听几个从汉城里跑出来的汉军说的。
为了使得建奴、鞑子跟汉军、高丽兵离心离德,从互相不信任发展到互相提防,这段时间“红旗军”已经把耿仲明倒戈之事广泛宣传。
在布置喊话的同时,还印发了不少传单在建奴实际控制区抛洒,不仅仅是向朝鲜半岛的满清军民宣传,辽东、辽南也在同时进行。
大明邸报、“红旗日报”都有大幅报道,刻意宣传了倒戈的汉军、高丽兵居然把一千五百建奴和两千五百鞑子杀得一个不剩。
此时耿仲明、薛大湖等等在汉城倒戈的降将还在去天津卫的路上,没有人能够预知耿仲明会暴卒。
况且耿仲明死亡的消息不利于策反清军,“红旗军”会刻意封锁。
孔有德也有自己的情报来源,能够确认老搭档耿仲明反了大清再次归明。
现在又从姜新嘴里了解到汉城外围的壕堑网连半天都没有守住,两万余清军就崩溃了,终于明白了耿二为何会选择倒戈。
孔有德不是神仙,当然不可能预知耿仲明完全是由于陷入绝境做出了疯狂举动导致家丁们误会才有了一场乱战,最后骑虎难下不得不干脆倒戈。
他分析耿仲明倒戈的原因是认识到“红旗军”取汉城旦夕之间。
与其被打死或者被“红旗军”俘获送去京师凌迟,还不如冒险倒戈取满蒙骑兵的四千颗脑袋为自己和麾下重新博前程。
汉奸大多数有死道友不死贫道的自私,况且他们虽然在建奴面前低三下四,骨子里厌恶、憎恨那些兽类,取他们的人头为自己买命,这样的交易孔有德也肯干!
听完姜新的叙说,孔有德一声叹息,汉城的前车之鉴,平壤城的结局可想而知。
奈何这里有镶白旗精锐三千,鞑子骑兵七千,还有镶白旗随军的旗丁、阿哈四五千。
如果他效仿耿仲明用建奴、鞑子的脑袋为自己赎罪、为自己重新回归大明铺路可以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多铎明摆着不信任汉人、高丽人。
他率领人马来到朝鲜之时立刻占据了平壤城,城里的八千汉军和高丽兵都是多铎自己带着旗丁、阿哈重新挑选过,将领也是镶白旗将佐兼任。
孔有德负责守卫平壤外围防线、手里有组织起来的军民接近六万,其中有一半是高丽民壮。
多铎那厮比较狠,只要发现百总以上级官佐有家小在军中的全部安置在平壤城内,目的当然是留下这些人为人质。
因此平壤城里的人口有十几万,物资、粮食也囤积了不少,在城外驻防的军民每三天需要领出粮食才能够做到不饿肚子。
多铎的鬼点子还是蛮多的,他不仅仅羁押人质,还控制住粮食和军需,如果被攻击放弃外围的几万人,再杀掉老百姓和人质。
平壤城里的粮草就能够满足一万满蒙骑兵和五千旗丁、阿哈,八千经过挑选的汉军、高丽兵吃足两年。
这不是耸人听闻,如果遭遇围城,以多铎的残忍程度,杀光满城老百姓肯定不带眨眼。
张洪谟比较熟悉好友姜新的尿性,根本不相信他会带着几百人跑来平壤继续等待“红旗军”来攻打。
因为以己度人,犯得着如此吗?在汉城之时发现“红旗军”打来直接投降多省事?那么多将领都投降了也不多他一个。
此时性命攸关,如果姜新是怀有异心而来,自己岂不是也存在被坑死的可能性?
他认为是不是朋友先放到一边,这时得问明白了姜新回来的目的。
张洪谟嘿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