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洪承畴要弄死高义欢(1/2)
关中的变故,扰乱了清军的部署,陕北的孟乔芳,豫北的耿仲明,商丘的多铎,扬州附近的阿济格,都各自有消息传到北京。
正月十二,五更时分,天还没有亮,北京的摄政王府邸内灯火通明,十多名满清大臣,匆匆赶来摄政王府邸。
此时不少重臣还不知道关中发生的事情,来到王府大殿的大臣们都在猜测,发生了什么大事,在大殿内窃窃私语。
这时大学士冯铨问道:“洪大人,摄政王召见我们前来,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洪承畴是兵部尚书,兼内院大学士,知道一些机密。
洪承畴道:“最近一连几封机密揍报送来,商议的事情可能与此有关,不过这些揍报都是直接送到摄政王府中,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
清军入关后,吸纳了不少汉臣,不过满人对汉人并不放心,真正掌权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而不是内阁。
清廷遇见什么大事,都是满人先关起门来自己商议,然后再通知汉臣去办。
这样的政治结构下,满人就成了掌握天下的大脑,而汉臣和内阁不过是他们统治的工具罢了。
殿内顿时议论一片,众人都开始猜测,到底是什么事情,让摄政王这么急着召见他们。
一时间有说江北来的消息,大清军可能已经渡江,有说是汉中来的消息,或许是秦王击败了张献忠,打入四川了。
众人议论纷纷,这时,一名侍卫高喝道:“摄政王驾到!”
洪承畴等人忙跪地恭迎,只见穿着一身黑色龙袍,头上带着碗帽的多尔衮,在几名侍卫的簇拥下,从侧门走进大殿。
“恭迎摄政王!“众人一起跪地磕头。
多尔衮满面寒霜,有些不耐烦的摆摆手,“都起来吧!”
洪承畴等人见多尔衮面色沉重,心中不禁一凛,暗暗吃惊,难道不是好消息?
这几日,多尔衮先后收到了几份奏报,逐渐确定了高义欢入关中的消息。
这件事情太过震惊,传出去会引起巨大的动荡。他最先与几位满族大臣商议,可却引起了满族内部,对他的不信任,豪格等人又站出来攻击他南征的策略完全失败,有想要夺权的苗头。
不过满人内部斗的虽然很凶,但是为了保证整族的利益,并没有将内部的倾轧在汉人面前表露出来,而是尽力维持八旗团结的假象,以威慑汉人。
在这一点上,无论政见同不同,满人基本保持一致。
多尔衮原本希望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中,商议出一个解决关中危机的方案,不过满人内部分歧太大,不仅没议出一个方案,反而让多尔衮一个头两个大。
关中的事情,迟早会传来北京,如果没有一个预案来解决,北京的汉官必然震动,甚至北方士绅的心思也会活络起来。
清军入关后,能够统治整个北方,除了八旗兵战力强大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有大批汉人投靠。
这些人投靠,一部分是被逼无奈,被李自成坑了,将错就错投靠了清军,另一部分人则是为了荣华富贵和眼前的利益,看好大清国的前景。
整个大清朝的建立,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并不是因为道义,它没有人心,只有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利益稳固,满清的根基就无比稳固,利益要是出了问题,那满清的江山就会分崩离析。
利益的稳固,就需要大清国有个好的前景,高义欢都打进了关中,便会让人怀疑,清军有没有能力一统天下,会不会像蒙元一样,被赶到关外。
一旦有人这么想,那原先投靠满清的汉官,绿营兵,都会成为不稳定的因素,随时都有可能勾结高义欢,发动叛乱。
这将动摇大清的根基,因此多尔衮必须尽快拿出一个方案来,让汉人和满人都知道,大清有能力,应对这次事变。
这件事想兜是兜不住的,清军在陕北,山西的兵力十分单薄,如不快速应对,北方可能遍地烽火,所以多尔衮将几个还信得过的汉臣招了过来。
多尔衮坐在王座上,看了几人一眼,“今天把你们叫来,是出了一件大事,本王得到几份紧急军报,都是说一件事,高义欢趁着关中空虚,已经杀入关中,控制了蒲津渡和潼关!“
大殿上众人听到这个消息,瞬间大惊,俱是面面相觑,一片哗然。
一时间,每个人都露出极度震惊的神情,高义欢入关,攻占了蒲津渡和潼关,那不是关中已经落入南朝手中?
一时间,每个人心中都为主子担心起来,开始有些慌乱,高义欢有多少人入关,关中情况怎么样?吴三桂有没有玩完?
大殿上有些混乱,多尔衮立时皱起眉头,心头有点恼火。
这时洪承畴问道:“王爷,高义欢攻入关中,豫北的怀顺王和智顺王,江北的英亲王和多罗郡王,都是什么反应?”
多尔衮神色缓和了些,“耿仲明发兵去夺潼关,多铎率兵要攻豫南,阿济格则认为南征不能立刻停止,至少要将南朝势力赶到江南,还在攻打扬州。”
洪承畴立刻皱起眉头,“王爷,这样各自为战,是兵家大忌,朝廷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方略,再加上一个明确的大战略,否则会顾此失彼,完全混乱。”
多尔衮召集这些汉臣,是想听他们出谋划策,而不是惊呼连连。
洪承畴的话,让多尔衮点了点头,这条老狗不愧是当过督师的人,很有大局观,大清确实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还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