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辛九郎(2合1)(1/3)
胡宗宪冷静了下来,微微点头,带着一丝悻悻说道:“我看他是瞧不上朝廷官军的战斗力,才打起了我亲兵的主意。”
徐渭笑道:“不然,还有一层原因。朝廷兵马调动,行军主簿是需要核对公文的。白小友虽然能伪造幻象,却伪造不了公文,他唯恐碰上了一个较真的死心眼,所以才去找了周顺,调用亲兵无需核对公文,周顺见到督公的幻象,自然全部应允了。”
俞大猷嘟囔了一句:“白小真人有点不够意思啊,既是为我报仇,为什么不直接来找我,难道我会不愿意把那三人借给他么?”
徐渭想了想:“俞将军别抱怨了,这也是为了你好。”
俞大猷茫然。
“太祖曾把倭国列为不征之国,在天子没有下旨之前,身为朝廷将领,是不能贸然进攻倭国本土的。你要是借了亲兵给白小友,那就是明知故犯,督公这里还要费力气帮你遮掩。现在他利用道术骗走了你麾下三名亲兵校尉,你本身不知情,就无须承担责任了。”
徐渭说到这里,摇头感慨:“不知陛下何时才能下旨征讨倭国,扫清倭寇源头。没有圣旨,我们数十万大军只能分散防守漫长的海岸线,坐看白小友孤身犯险,心里实在不是滋味啊。”
胡宗宪正色说道:“文长,你这话不是人臣应该说的。即便不主动出击,我们将沿海一带的防御工事修建齐整,秣马厉兵,倭寇有来无回,不出十年,匪患必定可以平息。主动征讨的话,远隔大海,补给困难,反而胜负难料。你忘了蒙元忽必烈三伐日本的旧事吗?”
徐渭略微点头,当然知道。元朝忽必烈曾征讨日本,造大船七千艘,军势恢弘,然而三次讨伐均告失败。前两次是准备不充分,不习水性、无法登6,最后一次准备充分了,却遭遇了台风,船队被卷入海底。
明太祖朱元璋立下丹书铁券,禁止后世子孙征讨日本,并不是不想,只是能力有限,害怕子孙将有限的民力投入到日本这个无底洞中,拖垮了国家,这也是隋朝征高丽的教训。
“不管怎样,白小真人借兵之事,须当守口如瓶,”胡宗宪吁了口气,“他可是给我出了个难题啊。”
……
一望无际的蔚蓝大海,两艘战船劈波斩浪航行。
“看看时间,胡宗宪应该已经得到了消息。”白晓文抬头看了一眼太阳。
“我们的声望没有下降唉。”李淑仪说道。
“嗯,胡宗宪应该不会在抗倭明军阵营中宣扬此事,所以我们声望没有下降是正常的。不过,我和胡宗宪朋友级的好感度,也没有大幅度降低,倒是有些奇怪。不过不管怎样,算是好事吧。”
白晓文当然不知道,他最后拜访徐渭,无心插柳柳成荫,徐渭在胡宗宪、俞大猷面前帮他解释了原委始末,免去了他的好感度降低之虞。
其实白晓文已经做好了准备,就算胡宗宪的好感度降低也认了——接下来,抗倭明军阵营要消化胜利果实,打散海盗编练新军,短期内是不可能有什么大动作的,留在那里等于是浪费时间。
白晓文在昨天就思考过,剩余的自由探索时间该如何利用。
有一个选项是北上京师,做孙玄清的那条任务线。这条任务线,牵扯到天师道、全真教的道门正统之争,必然会伴随着道术技能、符咒道具方面的强化,比较适合他这个精神特长型觉醒者展。
但是,福建距离京师很遥远,6路又难走,估计五天剩余时间花完,都到不了京师,更不用说参与到道门争斗的任务线了。
所以,白晓文只能选择第二个选项,那就是做之前掘出的支线任务,寻剑。
“晓文,我们离日本应该很远吧?就这么去日本,时间会不会同样不够用?”李淑仪提出了疑问。
“要弄清楚一点,我们出海的目标,不是平户三岛,而是松浦辛九郎,”白晓文说道,“如果运气好的话,松浦辛九郎尚未回国,而是在南洋、澎湖列岛驻扎,我们可以尽快找到他。当然也不排除最坏的情况,就是松浦辛九郎已经回日本,我们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航海。”
顿了顿,白晓文又说道:
“金门距离平户,确实很远,直线距离和金门到京师差不多。不过,海路航行日夜兼程,也不需要路引、关文等琐碎繁杂的东西,比较快。按照我的计算,我们到平户三岛,船快的话,只要三天左右,就算风向不利,也就四天多。”
“所以,即便出现最坏的情况,时间也来得及,只不过比较紧凑。”白晓文在总结道。
“那么,松浦辛九郎到底在哪儿?该怎么才能找到他?”李淑仪皱眉说道,“我也看了他给叶麻子的那封回信,可是在里面松浦辛九郎丝毫没有提及自己的行踪。”
白晓文说道:“这方面我已经考虑过了。辛九郎和叶麻子同为松浦家族的武士集团领,应该不会小心谨慎到隐瞒彼此行踪的地步。考虑到海上通信比较困难,两人在信中经常通气,告知彼此的行动路线,这才比较合理。也就是说,叶麻子肯定知道松浦辛九郎的位置和动向,所以辛九郎的回信中,才没有特意提及。”
“可是叶麻子已经死了。”
白晓文点头:“叶麻子死了,但他麾下的海盗还在。我昨夜出之前,假借胡宗宪的幻象,不光借来了两百亲兵,准备了半个月的食物补给,又巡视了战俘营,挑选了几个叶麻子的心腹海盗,押送到了船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